如何利用「模仿」让没有强化物的自闭症孩子顺利接受干预?


1、暖暖的问题
初次见到暖暖的时候,他还只有12个月,给我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这个孩子非常瘦,由于早产,体质很弱,爸爸妈妈一直坚持给孩子做运动方面的康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暖暖的模仿能力、认知能力、互动能力等均没有进展,与同龄孩子相差非常大,爸爸妈妈很着急。
暖暖的第一节课,由于暖暖不会走路,只能坐在宝宝椅里面开展教学,我们是在哭声中开始、哭声中中断的。课程只进行了15分钟,姥姥就接受不了了,很心疼孩子哭,担心孩子体质差会生病。接下来的第2天、第3天也是同样。在我与暖暖相处的这3次课中,我发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孩子年龄很小,体质很弱;其次,看似没有任何强化物,孩子对玩具、食物等均无兴趣;最后,家长听不得孩子的哭声,心疼得要命。归纳之后,我联系了暖暖的妈妈,决定跟她更深人地谈谈孩子的下一步训练方式和方案。也许是家庭成员未达成一致意见,所以暖暖妈妈决定先暂停训练。
2、初步干预
3个月后,也就是在暖暖15个月的时候,妈妈再一次找到我,明确告诉我这次全家下定决心一定完完全全地配合我完成训练课程。有了来自这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充分信任后,我也动力满满地开始了我和暖暖的互动时光。开始的时候总是那么艰难,暖暖有着强大的眼泪储存系统,我也有相当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寻找强化物这件事让我们颇费脑筋,最终发现他很喜欢听手机里的儿歌,但是如果是我来唱,效能并不高,只有每每拿出手机来放歌的时候,他的小眼睛才闪烁着别样的光芒。于是我用手机放歌来当强化物练习模仿拍手,从完全没有意识到可以自己举起胳膊的半辅助状态,经历了一段时间。正当我为孩子有一些进步而开心的时候,暖暖妈妈跟我反馈,看手机听音乐可能会导致暖暖晚上不睡觉。带着这个可能性,我与暖暖妈妈商量:之后连续两周的时间,我们都不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听音乐,也不让孩子看屏幕,我们观察一下,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孩子不睡觉。与暖暖妈妈达成一致后,我们立即开始执行。在这两周的过程中,暖暖虽然不哭,但配合的动力几乎没有。两周时间一过,暖暖妈妈找到我,告诉我,晚上不睡觉并不是因为看手机的原因,可以继续用它当强化物。我也告知暖暖妈妈,我会不断挖掘暖暖对其他事物的兴趣,帮他把兴趣扩展。我和暖暖每天继续努力着,半躯体辅助了一段时间,暖暖逐渐有了独立拍手的意识,对我来说感觉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暖暖的无意识的“啊啊”声很多,用手轻拍他的小嘴,可以听到“哇哇”声,很可爱。于是我开始了模仿“打哇哇”。
3、强化物干预
暖暖的手功能比较弱,抓取投放存在很大问题,前期我决定,用我的手来帮他拍。模仿进行了1周的时间,小家伙在我做完示范以后,立刻主动来拉我的手放到他的嘴边,维持了一段时间,转为辅助他自己的手来做,效果很明显。暖暖妈妈几次看到孩子的进步都为他落泪了。接下来我的手机音乐呈现的时间有计划地开始缩短了,加入了游戏“蚂蚁上树”(挠痒痒)。之前暖暖对挠痒痒没有任何反应,如同在挠别人一样,随着训练的深入,以及与我的配合度越来越高,暖暖的脸上逐渐有了笑容,身体上也有很大的反应,经常变得超级开心,也会伸着胳膊要求再玩一会儿,演变成了另一强化物。另外利用手机,暖暖还学会了选择,开始时暖暖不懂“不要”,给他物品他就会接住,然后马上再还给对方。刚开始的时候,我呈现两样物品:手机和小按摩球,无论手机放在哪边,他都会第一时间选对。几次成功得到手机之后,我故意把小按摩球放在离暖暖近的位置,只要他拿小按摩球,我就不会给他手机作为强化。辅助几次下来,小家伙找到经验了,再给他小按摩球,他会推走,不会去拿了。
在暖暖每天开始训练时,暖暖妈妈总会贴心地给暖暖准备一块小手绢儿,起初是为了给暖暖擦眼泪、擦口水。后来暖暖都可以很好地控制眼泪和口水了,小手绢儿则变成了我们的教具,“把手绢儿给我”这句话经常出现在我们的互动中,暖暖的反应速度越来越快,无论放到什么地方,他都可以找到。当有一天,我在桌子上放了一个小汽车和这块小手绢儿时,我对暖暖说:“把手绢儿给我。”他真的没有出错,而且第二次也拿对了,我又换了位置,他仍然拿对了。暖暖妈妈看到了这幕感动地哭了,她说她真的没想到暖暖可以做到。平时的潜移默化,慢慢渗透很重要,孩子内在的变化需要量的积累,才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质的飞跃。
接下来,我把小手绢儿放在盒子里并倒扣在桌子上,露出小手绢的一角,暖暖可以很快地发现并拿给我。但如果没有露在外面暖暖就会找不到了,即使我在露和不露之间穿插轮换来做,暖暖的意识信息还是达不到连接,我们还需要继续加油,相信很快会做到的。
4、强化效果
到现在暖暖可以独立行走了,虽然稳定性还不是很好,但他的兴趣明显多了很多:他可以独自摆弄一会儿小按摩球,捏一捏拍一拍;会趁我不注意的时候伸手去拿桌子上的卡片,很喜欢我给他念卡片,很认真地听,很认真地指,如果我说吃一口,他会张着小嘴凑过来;给他唱儿歌的时候,会主动模仿我拍手的动作,样子超级可爱。随着模仿意识的逐步提高,现在的暖暖可以连续模仿两个简单的动作了,如拍手、拍桌子,很让我们欣慰。
暖暖的妈妈现在在家中都会按照我课后布置的训练任务认真地给孩子练习,孩子的进步需要我们相关人员一起努力,单单靠其中的一方面都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尽管暖暖的整体能力非常薄弱,进步很缓慢,但妈妈从未放弃,永远都是满满的正能量。我们通过前后定期对比的录像会发现,暖暖在不断地进步,在每个阶段都有或多或少的提升。这一系列的变化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动力,我愿与暖暖一同成长,相伴而行,温暖一路。
专家点评
该个案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专业性和理论依据较强,但与大多数个案不一样的是始终把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和特质当作康复训练的第一要素考虑,情理交融,暖意满满!
专业性方面:一方面老师善于从细节入手去发掘孩子的强化物,并且采用动机教学,幼儿能够主动配合老师学习并且很努力;另一方面抓住了幼儿的关键技能——模仿,模仿能力是儿童开始学习的先备能力,最后互动游戏的设置使得幼儿对他人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了。
在幼儿康复的过程中,老师还把家长心态的调整以及家长意见的采纳都加入康复训练的每一个环节里,易于被家长接纳和信任。建议是:考虑到幼儿的实足年龄较小,可以把训练场所扩大到孩子觉得舒服并且易于训练的每一个地方,同时对家长的现场指导也能够使相应技能在自然环境泛化,帮助家长在家庭环境中开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