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I成果4:如何用刺激内辅助教孤独症谱系儿童的对话技能


会话技能是孤独症儿童开展有效沟通的重要能力。许多孤独症儿童有语言能力,可以发出简单的字词,但是在具体环境中,他们无法有效理解和运用语言,这也是他们社会交往的重大阻碍。
威斯康星大学-密尔沃基分校的Gabriella Van Den Elzen, et al.在第44届ABAI会议上报告用刺激内辅助教孤独症儿童的对话技能的研究。
在了解Gabriella Van Den Elzen, et al.的研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以下几个概念。
什么是对话技能
斯金纳认为,对话技能是由他人的语言刺激引发的语言反应,且不需要和他人的语言刺激点对点一致。(斯金纳,1957)Sundberg和Michael提出的对话行为能够促进许多其他技能的习得,例如学业、社交等(Sundberg & Michael,2001)。同样,对话技能需要一定的先备技能:简单区辨或者条件区辨。
什么是“简单区辨型对话”:“你吃什么?”“意大利面”。
什么是“条件区辨型对话”:“能吃的绿色的东西是什么?”“花菜”。
功特类对话常见错误
当复合型对话中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刺激时,孩子不一定能听懂所有的刺激,有一部分刺激是他单独知道的,但另一部分是他无法理解或不能区辨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选择性地回答出他能听懂的问题,或是理解了一部分但不进行回答。
“能吃的绿色的东西是什么?”孩子不理解或无法区辨什么是“绿色的”只注意到“能吃的”
不能答出复合型问题:错误回答:孩子只回答出“能吃的东西”无反应:孩子理解了一部分但不进行回答
“能吃的绿色的东西是什么?”孩子不理解或无法区辨“能吃的”只注意到“绿色的”
不能答出复合型问题:错误回答:孩子只回答出“绿色的的东西”无反应:孩子理解了一部分但不进行回答
干预建议:需要使用促进恰当的刺激控制的干预方法,Axe(2008)建议使用以下刺激内辅助干预方法(Striefel,Wetherby,and Karlan,1978)“拖长音”辅助方法“加重音”辅助方法“双字”辅助方法
下面我们具体看看Gabriella Van Den Elzen, et al.在如何用刺激内辅助教孤独症儿童的对话技能。
01研究对象:
此项研究的研究对象有两名,阿木,6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每周接受15小时的ABA干预;阿乔:5岁,孤独症谱系障碍,每周接受25小时的ABA干预。
02研究依变量:
功效:连续两节课达到5/6的正确反应
效率:达到达标标准所需课程数
03目标反应:
功特类对话(例如:“你用xx干什么?”)
04干预步骤:
“拖长音”辅助干预“你剪纸用——(yonnnng——)?——剪刀
“重音”辅助干预“你洗手用(yong!)?——洗手液
普通辅助干预“你刷牙用___? ——牙刷
控制“你喝水用? ——水杯
05研究结果
5岁阿乔:使用“拖长音”辅助和“重音”辅助干预教学都成功习得功特类对话,其中使用“重音”辅助干预方法的效率明显高于使用“拖长音”辅助干预方法(使用“重音”辅助所需达标回合数明显少于使用“拖长音“辅助所需达标回合数)。
06研究结果综合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对干预对象阿乔,刺激内辅助干预方法有效。
刺激内辅助“重音”辅助对两个干预对象都显示效率更高,“重音”是阿乔最有效的刺激内辅助,对于阿木来说,“重音”是阿木唯一的刺激内辅助帮助阿木初期达标(后期反复退步)。
干预对象的学习、干预历史可能对研究结果有影响:阿木可能有在部分前事语言刺激下训练对话技能的历史时间较长。
以上就是对如何用刺激内辅助教孤独症谱系儿童的对话技能的研究报告了。
希望能对您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