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宝没有任何情绪?!强化物的「回合式教学法」你会吗?


小贝贝的问题
小贝贝是2016年3月8日加入中心这个大家庭中的。
这个3岁多的小男孩初次来到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并不感到害怕。他对我的出现毫无反应,对爸爸妈妈的离开也无动于衷,只是低着头,很安静地拨弄着自己手里的小玩具汽车的轮子不哭也不闹。肉嘟嘟的小圆脸,一副憨态可掬的模样,很是惹人喜欢。
这个小娃娃没有任何的语言,甚至只有在他极为少数的哭或者笑的时候才会发出婴儿般的的声音。
小贝贝的认知能力很差,模仿能力也很弱,几乎不能完成任何的指令,叫名字时没有应答,对周围的环境缺少关注,我对这样的他感到些许担优。
询问家长得知小贝贝很喜欢吃甜甜的夹心饼干、玩汽车玩具以及看汽车的图片,我便选择用它们作为小贝贝的强化物。
起初,小贝贝很少会看我,除非我将强化物放在眼前。他也很少会因为我而开心地笑。
一次,我拿出一瓶泡泡水开始吹泡泡,小贝贝看到泡泡后竟然开心地笑了,但他不去抓或者拍,只是静静地盯着看,直到泡泡全部消失后,小贝贝转过头来看看我,又看看泡泡水,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我知道小贝贝喜欢泡泡,便又吹了,小贝贝又开心地盯着泡泡看,我伸出手指在他面前轻轻地触破了一个泡泡,小贝贝似乎很惊奇,自己也伸出手去触碰一个泡泡,泡泡“啪嗒”一声消失了。
他又惊又喜,又去触碰别的泡泡,待泡泡全部消失后,他又将目光转向我。我再次一边吹一边说着“泡泡”。
这节课我们都很开心,尽管小贝贝没有开口说话。小贝贝的开心或许是因为看到了泡泡的“神奇”,而我的开心是因为小贝贝主动看我了,而且看了很多次。
初步干预
对小贝贝的干预我采用了回合式教学法,从模仿训练开始,辅助小贝贝模仿老师拍音乐鼓、摇沙响蛋、拍手等简单动作,发指令后立即全躯体辅助小贝贝完成模仿,并快速给予小贝贝夹心饼干或汽车玩具。
这些动作模仿对小贝贝来说并不容易。
1周后,小贝贝基本可以在半躯体辅助下完成这些模仿指令。但紧接着小贝贝便能独立完成了。这让我感到很欣喜。
我想此时的小贝贝应该已经懵懂地意识到模仿老师的动作就可以吃到夹心饼干或者玩汽车玩具了吧。
训练初期,个训课和小组课堂中的小贝贝都很安静,没有婴儿的咿咿呀呀不笑也不哭,俨然像个小大人。这样的情形对他的语言发展并不利。
家长反映小贝贝在家里会偶尔发出些声音,我便与家长沟通,只要孩子发出了声音,便立刻给予孩子喜欢的东西,强化孩子的出声行为,直到小贝贝能每天“咿咿呀呀”啊啊呜呜”地说个不停。
强化物干预
小贝贝在课堂上的出声是源自一个小猫拼图。一次我拿着小猫拼图随意“喵”了一声。小贝贝竟然也“喵”了一声。
我又惊又喜,立即把小贝贝最爱的夹心饼干给他,并且大声夸赞。
等小贝贝吃完后,我拿着小猫拼图放到嘴边,吸引小贝贝的注意后又“喵”了一声,紧接着,小贝贝也“喵”了一声。
我很开心,立即再次给予小贝贝强化物和掌声。
与小贝贝玩了个挠痒痒互动游戏之后,我拿着小猫拼图又试着说了一声“喵”,小贝贝又模仿着发出了“喵”的声音,我立即再次给予小贝贝强化物。
对于小贝贝突然出现的声音,我感到非常开心。接下来,我多次拿出小猫拼图,吸引小贝贝注意并频繁发出“喵喵喵”的声音,小贝贝也会跟着“喵喵喵”地出声,我继续奖励小贝贝夹心饼干和大声的赞扬,强化小贝贝发出声音的行为。
经过课后沟通,小贝贝的妈妈讲述小贝贝特別喜欢听《小花猫上学校》这首儿歌。一听到这首歌,小贝贝便自己“喵喵”地唱起来。
下次课堂中我拿出一个猫咪形状的音乐盒,吸引小贝贝的注意,然后“喵”了一声,小贝贝也跟着“喵”了一声。我立即强化小贝贝的出声行为。
接着我打开音乐盒播放音乐,里面有《虫儿飞》《小花猫上学校》《数鸭子》等儿歌。听到音乐盒里的歌声小贝贝高兴地跟着咿咿呀呀哼起来,我立即将强化物给他,并夸赞小贝贝唱得真好听。
通过多次播放音乐和不断强化,小贝贝逐渐在课堂上会跟随音乐发出不同的声音,并且发声的频率明显增多。一次,在没有播放音乐的情况下,小贝贝自己哼哼着唱起来。
我很开心地跟着小贝贝一起唱,等他唱完后立刻奖励强化物并夸赞他唱得好听。多次强化后,小贝贝在课堂上自主出声的情况越来越多。
不断强化
1个月后,课堂上的小贝贝不再像是个一声不出、严肃的小大人,而是一个活泼爱笑、“咿咿呀呀啊啊呜鸣”嘴巴停不下来的小娃娃,很是惹人疼爱。
小贝贝的模仿和认知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他可以独立完成部分动作指令和操作模仿。
最让我们开心的事情发生在一个下午。
小贝贝的妈妈送小贝贝进了教室,她和往常一样看着小贝贝说了句再见就走出了教室,小贝贝看着妈妈离去的方向突然大哭了起来,并向门口走去想要找回妈妈。
我突然党得小贝贝有了很大的进步,小贝贝的哭着找妈妈的行为不正是证实了他对妈妈存在依恋,他能意识到妈妈离开了,并且他对妈妈的离开感到伤心、不安吗?这与他刚入园时对爸爸妈妈的离开无动于衷的表现大相径庭。
小贝贝可以“咿咿呀呀”地发音后,便可以开始进行受控发音练习了。
在小贝贝有要求时让他模仿老师或家长发音,不要求发出的音完全一样,只要小贝贝配合发出了声音,便立刻给予强化。
通过不断强化,小贝贝的配合度增高。这个时候的小贝贝大概已经意识到配合老师或爸爸妈妈模仿出声就能得到他想要的夹心饼干或玩具汽车了吧。
经过一段时间的语言模仿训练,小贝贝可以模仿发出“啊鸣”“妈妈”“爸爸”“乌鸦”“哥哥”等声音,并且可以通过语言辅助提出“饼干”“吹泡泡”“抱抱我”等要求。
现在的小贝贝可以通过语言提示向老师和妈妈提要求,可以完成多个一步大动作指令,可以听指令拿、放常见物品,可以独立模仿老师完成多个动作或物品操作,还可以自发模仿老师拍音乐鼓,玩毛毛球、弹簧圈、转珠车等玩具。而且他还可以自己打开猫咪音乐盒播放音乐,独立完成简单的拼图。
小贝贝的进步让我和家长都感到无比欣慰。他的咿咿呀呀在我们的耳朵里成了最动听的音乐。
专家点评
本文详细地描写了孩子从最开始的无语言、无模仿,以及对家人的情感缺失,到后来经过一对一的课程训练后的一些变化。
可以看出,教师对孩子观察得很细心,也很用心地在给孩子做训练。教师在给孩子上课时主要用的是回合式教学法,从最简单的模仿到后来的发音。
从孩子的进步来看,教师选用这种教学方法是很适合他的,在孩子取得进步的同时,教师和孩子也收获了快乐。